战争爆发的那天,李尔已经分不清历史到底有没有发生改变。他终究不是万能的神,只从苏联对埃及和叙利亚的大力支持隐隐感觉历史有些许不同。
埃及高调备战让所有人认为战争会在10月之前爆发,同时加紧训练士兵,又让人觉得他们还在继续备战,再辅以各种虚假情报,虚实之间,不仅瞒过了以色列,也欺骗了美国。哪知眼看众人预测的开战时间过去了,使得他们以为埃及在放烟雾弹、这次又和上次一样仅仅是演习之时,埃及军方选择在犹太人赎罪日——也就是以色列全国放假、连士兵也不例外的日,展开突袭。
猛烈的突袭之下,埃及军队迅速推进,凭借出其不意和准备充足,两日间便夺回被以色列占领的领土,并绞杀了以色列的一个王牌部队。一时间,以色列的形势岌岌可危。作为以色列的大哥美国,顿时也慌了神。
媒体向来不惮于最悲观的角度报道新闻,引起的恐慌越大他们的利益越大。在报纸和电视的宣传下,仿佛以色列随时可能灭国。别的国家就是被灭了,对美国似乎并无必然关系,然而,什么都不喜欢,唯独喜欢热闹的媒体进一步宣传失去以色列,会给美国带来怎样的恶劣影响。
于是,石油开始缓步涨价。此时,支持埃及和叙利亚的阿拉伯国家还没开始行动。
早已准备许久的蒂诺佐,有步骤地进入石油市场。掠夺的盛宴即将展开,每个人都提起十二分精神,贪婪地盯着慢慢涨价的石油价格。
总统尼克松被水门事件弄得焦头烂额之际,忽然发狠了,置水门事件于一旁,踢开利用战争争夺政治筹码的政府高层,全力处理战争。得知这一消息后,李尔当即给了《纽约时报》的编辑乔治·兰德尔下了一个指令:帮总统造势。
因揭露了深喉的身份,无形帮了总统一把,在民众眼,乔治·兰德尔的立场隐隐偏向于可怜的总统,虽然他宣布“立”,也从未特意为总统说过好话。接到李尔的指令后,他立刻撰写一篇章,大肆嘲讽共和党和民主党以及政府高层为了争权夺利,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依旧没直言自己的立场,但无疑赞同总统的行为。
他已是家喻户晓的大名人,此一出,立刻带来巨大的影响;兼之手段高明,似立叙述实则支持总统,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认同他的看法。
操纵舆论,在美国简直就是无往不利。不知不觉间,笔锋犀利不畏强权的乔治·兰德尔被人誉为“美国的良心”。听闻此事后,李尔狂笑不止,就连老头都颇为哭笑不得。
埃及高调备战让所有人认为战争会在10月之前爆发,同时加紧训练士兵,又让人觉得他们还在继续备战,再辅以各种虚假情报,虚实之间,不仅瞒过了以色列,也欺骗了美国。哪知眼看众人预测的开战时间过去了,使得他们以为埃及在放烟雾弹、这次又和上次一样仅仅是演习之时,埃及军方选择在犹太人赎罪日——也就是以色列全国放假、连士兵也不例外的日,展开突袭。
猛烈的突袭之下,埃及军队迅速推进,凭借出其不意和准备充足,两日间便夺回被以色列占领的领土,并绞杀了以色列的一个王牌部队。一时间,以色列的形势岌岌可危。作为以色列的大哥美国,顿时也慌了神。
媒体向来不惮于最悲观的角度报道新闻,引起的恐慌越大他们的利益越大。在报纸和电视的宣传下,仿佛以色列随时可能灭国。别的国家就是被灭了,对美国似乎并无必然关系,然而,什么都不喜欢,唯独喜欢热闹的媒体进一步宣传失去以色列,会给美国带来怎样的恶劣影响。
于是,石油开始缓步涨价。此时,支持埃及和叙利亚的阿拉伯国家还没开始行动。
早已准备许久的蒂诺佐,有步骤地进入石油市场。掠夺的盛宴即将展开,每个人都提起十二分精神,贪婪地盯着慢慢涨价的石油价格。
总统尼克松被水门事件弄得焦头烂额之际,忽然发狠了,置水门事件于一旁,踢开利用战争争夺政治筹码的政府高层,全力处理战争。得知这一消息后,李尔当即给了《纽约时报》的编辑乔治·兰德尔下了一个指令:帮总统造势。
因揭露了深喉的身份,无形帮了总统一把,在民众眼,乔治·兰德尔的立场隐隐偏向于可怜的总统,虽然他宣布“立”,也从未特意为总统说过好话。接到李尔的指令后,他立刻撰写一篇章,大肆嘲讽共和党和民主党以及政府高层为了争权夺利,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依旧没直言自己的立场,但无疑赞同总统的行为。
他已是家喻户晓的大名人,此一出,立刻带来巨大的影响;兼之手段高明,似立叙述实则支持总统,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认同他的看法。
操纵舆论,在美国简直就是无往不利。不知不觉间,笔锋犀利不畏强权的乔治·兰德尔被人誉为“美国的良心”。听闻此事后,李尔狂笑不止,就连老头都颇为哭笑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