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七 转弯的历史

    陈少风道:“嗯。已经全资购入一家小型私人投资公司,股东变更等手续都已经办好。依你的吩咐,我们暂时还保留着原公司职员,但已经停止了他们原来的业务,现在由轻眉和马克在暗中主持。”

    “除了新加坡发银行那10%由火凤投资购入外,其余的就全部借这家公司的名义购入,等完成收购后再变更。”

    这家公司在完成对永隆的收购后,将会变更为永隆的控股公司,同时也成为李文整个商业体系的集团总公司。公司的股东为青火基金、离火基金及新成立于卢森堡的黑火基金。

    ****************************

    香港作为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而其地位又较为特殊,注定是要风雨不停的。新的千年里。香港的中小银行及金融机构大面积遭受并购,因为这里既是外资银行进入大陆市场的脚踏板,同时也是大陆银行向海外进军的前沿阵地。

    人生读档前,根据入世协议,2006年底,内地的银行业将要全面开放,所以,这几年里,海外各路大行纷纷欲抢先进入,以获得市场先入优势。然而开放时间没到,这时进入门槛太高,于是各路大行纷纷把目光瞄向了香港。

    因为,在cepa框架下,香港银行进入内地的要求比较代,比如入股比例的限制,开设分支行的限制等,而如果纯粹是外资银行,进入的要求就比较高,所以,借道香港银行的身份,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迅速抢得先机。

    所以,借助香港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战略选择。

    而已经完成资产重组的大陆银行也不甘于大陆的市场,开始陆续向海外扩张,率先进军香港,不单可以获得香港银行在本地及海外的分支机构,使它们获得更多服务于富有客户的经验他他们开展融资业务提供前沿阵地。

    另一方面,香港与大陆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再加上香港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也为大陆银行培训未来到海外就职的经理人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所以,其本土中小银行及金融机构也频频成了中资银行的目标。

    香港中小银行的并购注定要风生水起。

    但在一系列的并购浪潮中,其由家族控股的银行却能坚持着独善其身,直到2008年,由于吴家的自身原因,几家由家族控股的银行中,永隆最先沦陷,由招商银行全盘接手,吴家却也卖得了个意外高价。

    李文人生重读。种种原因,永隆银行似乎要提前8年成为最先沦陷的家族银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