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6个月之后,2000年4月中石油却纽约成功融资29亿美元。继中石油的开门红之后,2000年6月,中国联通同时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融得资金64.31亿美元;四个月之后的10月,10月中旬中石化在香港、伦敦和纽约成功上市,融资34.6亿美元;10月底中国移动境外募集到75.5亿美元。
时隔不足一年,四间公司募集超过200亿美元的资金,中海油却连10亿都融资不到,难道真是因为卖点问题,因为股市油价低迷问题`,因为公信力问题么?
似乎2000年受纳斯达克市场的影响,全球经济状况更是低迷。更不可思议的是,2001年2月,中海油重启上市计划时,竟获得了5倍的超额认购量。一年多前的无人问津,到后来的抢手货,似乎有些诡异。
李文记得当初研究中海油资料时,为了解开这个问题,翻阅了海量的资料,才在一些小论坛上,看到一些似乎是中海油99年上市失败的线索――东海春晓油气田。
而中海洋于三大巨头中率先计划上市融资的目的之一,就是募集资金开发春晓油气田。
中海油的上市融资失败并不是什么卖点错误、公信力低下、股市油价低迷,而是日本不希望拥有春晓油气田开发权的中海油在融得资金后以开发东海春晓油气田。
这一切都是日本在悄然阻挠着中海油的上市融资,可惜,当时国内高层没有意识到,等了解到问题所在时,却已被日方散布的消息影响了海外投资者对中海油的信心。
而这一切的背后布局策划者正是信奉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的日本财团――三井财团及住友财团。
中海油的99年上市融资计划的失败不单成了中海油人永远的痛,也成了中国高层的痛。
发下牢骚:推荐和收藏一直上不去,甚至连评论都没,难道本书真的很差么?越来越没信心了……对本书感兴趣的朋友给点建议吧!谢谢!
时隔不足一年,四间公司募集超过200亿美元的资金,中海油却连10亿都融资不到,难道真是因为卖点问题,因为股市油价低迷问题`,因为公信力问题么?
似乎2000年受纳斯达克市场的影响,全球经济状况更是低迷。更不可思议的是,2001年2月,中海油重启上市计划时,竟获得了5倍的超额认购量。一年多前的无人问津,到后来的抢手货,似乎有些诡异。
李文记得当初研究中海油资料时,为了解开这个问题,翻阅了海量的资料,才在一些小论坛上,看到一些似乎是中海油99年上市失败的线索――东海春晓油气田。
而中海洋于三大巨头中率先计划上市融资的目的之一,就是募集资金开发春晓油气田。
中海油的上市融资失败并不是什么卖点错误、公信力低下、股市油价低迷,而是日本不希望拥有春晓油气田开发权的中海油在融得资金后以开发东海春晓油气田。
这一切都是日本在悄然阻挠着中海油的上市融资,可惜,当时国内高层没有意识到,等了解到问题所在时,却已被日方散布的消息影响了海外投资者对中海油的信心。
而这一切的背后布局策划者正是信奉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的日本财团――三井财团及住友财团。
中海油的99年上市融资计划的失败不单成了中海油人永远的痛,也成了中国高层的痛。
发下牢骚:推荐和收藏一直上不去,甚至连评论都没,难道本书真的很差么?越来越没信心了……对本书感兴趣的朋友给点建议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