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6章 小宛被劫

“老头你就不用去了,你就坐镇南京加紧招募新兵吧。”王朴道。“这也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流贼已经攻占河南全省,稍作休整之后必然会转攻周围各省,凤阳虽然有马士英守着,假如闯贼亲率大军前来进攻。这老小子是守不了几天的,万一流贼大军兵临长江北岸,单凭我一万大同精兵是抵挡不住的。”

    王朴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

    李自成在攻占河南之后还真有可能会挥师直取江南,因为攻占富庶的江南之后。农民军就会获得充足的粮饷,反过来大明朝却会失去江南税赋地支持,雪上加霜之下,必然会加快灭亡的速度。

    事实上,王朴的担心完全是必要的。

    此时的开封城内,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展开,意见主要有两派。

    首席军师牛金星和心腹幕僚顾君恩建议李自成留大将镇守河南,然后率义军主力叩潼关直取关中。再以关中为根基挥师东进直取幽燕,又命上将从河南驱师北上,两路夹击,一举荡平北京,灭亡大明。

    次席军师宋献策和大将李岩则主张南取江东,认为攻取江东有两大好处,其一就是提供充足的粮饷,其二就是截断大明的税赋来源。可以加速其灭亡速度。

    李自成麾下李双喜、田见秀等大将却一致支持西取关中。原因很简单,这些心腹大将都是跟着李自成从陕西杀出来地。他们当然希望早些回师关中,然后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那些曾经百般欺压过他们的土豪劣强面前。

    可以说,牛金星和顾君恩的意见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但李自成却迟迟没有下定决心,直到两个月后李自成才做出决定,留下李过、李岩、宋献策守河南,然后亲率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潼关而来,促使李自成最终下定决心地不是因为牛金星的苦劝,也不是不相信李岩,而是因为刘宗敏。

    从李岩手里接收了包括八千骑兵在内的近三万精兵之后,刘宗敏的野心迅速膨胀,渐渐开始不太愿听从李自成地调谴了,攻下开封之后,李自成曾严令刘宗敏率军前出浦城,威胁潼关侧后,刘宗敏却以贺一龙、猛如虎大军压境为由拒绝了。

    李自成当然不能容忍刘宗敏公然挑战他的权威,这才下定决心回师关中,一来自然是为了攻占关中以为义军的根基,二来就是为了收拾刘宗敏这个乱臣贼子。

    不过这都是崇祯十五年末和十六年初的事情了,现在的开封却还处在激烈的争论当中,李自成也仍在犹豫不决。

    南京,太平门。

    从钓鱼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