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治理之基

往了,能够选择的余地很少,如果有可能,谁愿意将身家性命交给旁人掌握。

    实际上他也知道,自己这位好友只是有些不甘心,这种不甘心和野心无关,仅仅只是想为家人赢得一个相对安的环境罢了。

    在他们原本的规划里,投靠李子木只是权宜之计,为的是混个饱饭吃,等到赵家所播种的小麦收获了,再顺着大势投靠,这也是眼下最为保险的做法。

    谁知道李子木竟然直接表露出了争霸的野心,而一个没有实力的野心家可不是什么好选择。

    ……

    与此同时,李子木在设置完保甲制度之后,也返回了住所。

    由于缺乏人力,再加之观感问题,住所的规模倒是不大,如果仅从外观来看,和普通的民居也差不了多少。

    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感受着周围寂静的环境,有关设立保甲制度的得失也在脑海里不断地回荡着。

    凡事多想一点,这是李子木长久以来所养成的习惯。

    他始终坚信,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做出的决策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

    不能激进,但也不能过于保守。

    从残破的抽屉里拿出一张纸,想了想,首先写下了八个大字:“教化为先、立威为辅。”

    实际上,这也是诸葛亮的治蜀方略,七擒孟获体现的是教化为先,而流放李严、斩杀马谡则体现了立威为辅。

    但古人的思维方式和现代人又有不同,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必须要有一些自己的特色。

    在迟疑了一阵之后,随后又写下了四个大字:“建立信念!”

    建立信念可分为两个层次,低层次的被称为宗族血亲,而高层次的便是国家概念了。

    以如今的现状来说,国家概念还太过于遥远,只有血亲层面尚可操作。

    不过血亲、乡土这类的观念需要时间,不能着急,更不能刻意为之,最好是能够在悄无声息之间完成。

    组织人手修建民居只是开始,往后还要分发土地!

    一想到这里,李子木的脸色便开始阴沉起来。

    众所周知,土地的本身并不值钱,关键还是其背后所隐藏的附加价值。

    在灾变之前的社会,土地多被看做是一种商品,其价值主要取决于商品属性。

    而在当下,土地的耕种属性反而占据了上峰,是否肥沃、是否安便成为了主要的考量。

    这也是李子木苦恼的原因,只要有赵家这个拦路虎在,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