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章:千秋史笔

他同甘共苦过的发妻,不管说什么,便也有为他着想的缘由。

    此时他心里便不禁在想,前些日子,各州府也都有奏报,这数月以来,各州县的军民百姓,也有许多关于玄奘和尚的追思纪念之举,甚至许多寺庙的香火,都比往年要鼎盛了许多。

    如此一想,岂不正与他的观音婢的这番话相契合吗?

    这些百姓……似乎都是真情流露啊!

    而作为皇家,确实也不能显得过于无情。

    李世民心里想明白了这些,便颔首道:“嗯,也是有道理的。这样看来,朕该下旨召度三千人出家,并修建一座寺庙,大赦天下,减免囚犯的罪行,为之祈福,如何?”

    李世民说的很平静。

    可张千跟着李世民已经很多年了,便一下子就摸透了陛下的心思。

    陛下还是希望有个好名声的。

    其实,现在天下哪一个不在碰玄奘的瓷啊。

    世族们借玄奘四处鼓动大食人的威胁。

    皇子们借机给自己树立一个仁慈的好名声。

    商贾们借机显出自己乐善好施。

    大臣们则也借机,纷纷慷慨解囊,显示自己与民同忧乐。

    只有那可怜的寻常百姓,其实才是真的对玄奘心生同情的,他们都纷纷拿了自己余钱出来,你一贯我一贯,节衣缩食,添做了香油钱。

    现在显然陛下似乎也看出了其中的好处了。

    既然别人可以,陛下又怎么不可以?

    这若是一道大赦下去,还不晓得这全天下多少人为之感动呢!

    到时,千秋史笔上记下这一笔,陛下这慈悲之心,一下子便出来了。

    张千便立即道:“陛下圣仁,远迈历朝历代,令奴钦佩。”

    李世民微笑道:“少来这一套,既如此,就和三省一阁去说说吧,让门下拟出一份诏书来,朕要亲自看看,再行颁布。”

    一旁的长孙皇后倒也没有反对。

    不过剃度三千人,似乎有些多了。

    三千人哪,等于是三千人剃度之后,不事生产,彻底由寺庙和香客们进行供养了!

    现在那陈正泰不是天天都哀嚎着缺少人力吗?只怕这家伙听到此事,又要气得半死不可了。

    “观音婢在想什么?”李世民突而看向若有所思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看了一眼面带狐疑之色的李世民,便轻笑道:“臣妾是想到了正泰,正泰前些日子,还天天说招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